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柏石图诗,并叙1088年5月 北宋 · 苏轼
 押纸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三 树石类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陈公弼家藏《柏石图》,其子慥季常传宝之,东坡居士作诗,以为之铭。
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
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
韩子俯仰人,但爱平地美。
土膏杂粪壤,成坏几何耳。
君看此槎牙,岂有可移理。
苍龙转玉骨,黑虎抱金柅。
画师亦可人,使我毛发起。
当年落笔意,正欲讥韩子
书徂徕煤墨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乾隆《泰安府志》卷二七、乾隆《泰安县志》卷一二
徂徕珠子煤,自然有龙麝气,以水调匀,以刀圭服,能已鬲气,除痰饮。
专用此一味,阿胶和之,捣数万杵,即为妙墨,不俟馀法也。
陈公弼汶上作此墨,谓之黑龙髓,后人盗用其名,非也。
陈公弼108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公讳希亮字公弼姓陈氏,眉之青神人
其先京兆人也,唐广明中始迁于眉。
曾祖延禄,祖琼,父显忠,皆不仕。
公幼孤,好学。
年十六,将从师。
其兄难之,使治息钱三十馀万。
公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
学成,乃召其兄之子庸、谕使学,遂与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
里人表其闾曰三隽坊。
始为长沙县
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
公捕寘诸法,一县大耸。
去为雩都
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
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
公戒而舍之。
会公筑县学,腆以家财助官,悉遣子弟入学,卒为善吏,而子弟有登进士第者。
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
民讹言有绯衣三老人行火,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
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馀家。
及罢去,父老送之出境,遣去不可,皆泣曰:「公舍我去,绯衣老人复出矣」。
以母老,乞归
剑州临津
以母忧去官。
服除,为开封府司录
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万。
公言陕西方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
赵元昊未反,青州赵禹上书论事,且言元昊必反。
宰相为狂言,徙建州,而元昊果反。
建州逃还京师,上书自理。
宰相怒,下禹开封府狱。
公言可赏,不可罪,与宰相争不已。
上卒用公言,以徐州推官,且欲以公为御史
会外戚沈氏子以奸盗杀人事下狱,未服。
公一问得其情,惊仆立死,沈氏诉之。
御史劾公及诸掾史
公曰:「杀此贼者,独我耳」。
遂自引罪坐废。
期年,盗起京西,杀守令,富丞相荐公可用。
起知房州
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
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
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殿侍雷甲以兵百馀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
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
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
吏士请斩甲以徇。
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馀人,劳其馀而遣之,使甲以捕盗自赎。
时剧贼党军子方张,转运使使供奉官崔德赟捕之。
德赟既失党军子,则以兵围竹山民,贼所尝舍者曰向氏,杀其父子三人,枭首南阳市,曰:「此党军子也」。
公察其冤,下德赟狱。
未服,而党军子获于商州
诏赐向氏帛,复其家,流德赟通州
或言华阴人张元走夏州,为元昊谋臣,诏徙其族百馀口于房,讥察出入,饥寒且死。
公曰:「元事虚实不可知。
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顾家,徒坚其为贼耳。
此又皆其疏属,无罪」。
乃密以闻,诏释之。
老幼哭庭下,曰:「今当还故乡,然柰何去父母乎」?
至今,张氏画像祠焉。
代还,执政欲以为大理少卿
公曰:「法吏守文非所愿,愿得一郡以自效」。
乃以为宿州
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率常坏舟。
公始作飞桥,无柱,至今沿皆飞桥。
滑州
奏事殿上,仁宗皇帝劳之曰:「知卿疾恶,无惩沈氏子事」。
未行,诏提举河北便籴。
都转运使魏瓘劾奏公擅增损物价。
已而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公乞廷辩。
既对,上直公,夺职,知越州
且欲用公。
公言臣与转运使不和,不得为无罪。
力请还滑。
会河溢鱼池埽且决。
公发禁兵捍之,庐于所当决。
吏民涕泣更谏,公坚卧不动,水亦渐去。
人比之王尊。
是岁盗起宛句,执濮州通判井渊。
上以为忧,问执政谁可用者?
未及对。
上曰:「吾得之矣」。
乃以公为曹州
不逾月,悉禽其党。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
公乘传往代之。
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
米翔贵,民益饥。
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
旁郡皆得除。
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
诏复以正民鄂州,徙知庐州
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馀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士方自疑不安。
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
公笑曰:「此必醉耳」。
贷而流之,尽以其馀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人为公惧,公益亲信之。
士皆指心,誓为公死。
提点刑狱江东,又移河北,入为开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户部勾院,又兼开拆司
荣州煮盐凡十八井,岁久澹竭,而有司责课如初。
民破产籍没者三百一十五家。
公为言,还其所籍,岁蠲三十馀万斤。
三司簿书不治,其滞留者,自天禧以来,朱帐六百有四,明道以来,生事二百一十二万。
公日夜课吏,凡九月而去其三之二。
会接伴契丹使还,自请补外。
乃以为京西转运使
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自称周大王,震动汝洛间。
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
吏请以兵从,公不许。
贼见公轻出,意色闲和,不能测,则相与列诉道周。
公徐问其所苦,命一老兵押之,曰:「以是付叶县,听吾命」。
既至,令曰:「汝已自首,皆无罪。
然必有首谋者」。
众不敢隐,乃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馀悉遣赴役如初。
迁京东转运使
潍州参军王康赴官,道博平
博平大猾有号截道虎者,驱及其女几死,吏不敢问。
博平河北
公移捕甚急,卒流之海岛,而劾吏故纵,坐免者数人。
山东群盗,为之屏息。
徐州陈昭素以酷闻,民不堪命,他使者不敢按。
公发其事,徐人至今德之。
移知凤翔
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
岁饥,公发十二万石以贷。
有司忧恐,公以身任之。
是岁大熟,以新易陈,官民皆便之。
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
使者骄甚,留月馀,坏传舍什物无数,其徒入市掠饮食,人户昼闭。
公闻之,谓其僚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虏人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
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则虏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
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
取军令状以还」。
使者亦素闻公威名,至则罗拜庭下,公命坐两廊饮食之,护出诸境,无一人哗者。
始,州郡以酒相饷,例皆私有之,而法不可。
公以遗游士之贫者,既而曰:「此亦私也」。
以家财偿之。
且上书自劾,求去不已。
坐是分司西京
未几,致仕卒,享年六十四。
仕至太常少卿,赠工部侍郎
娶程氏。
子四人:忱,今为度支郎中
恪,卒于滑州推官
恂,今为大理寺丞
慥,未仕。
公善著书,尤长于《易》,有集十卷,《制器尚象论》十二篇,《辨钩隐图》五十四篇。
为人清劲寡欲。
长不逾中人,面瘦黑。
目光如冰,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
见义勇发,不计祸福,必极其志而后已。
所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然实出于仁恕,故严而不残。
以教学养士为急,轻财好施,笃于恩义。
少与蜀人宋游,卒于京师,母老子少,公养其母终身,而以女妻其孤端平,使与诸子游学,卒与忱同登进士第
当荫补子弟,辄先其族人,卒不及其子慥。
公于轼之先君子,为丈人行。
而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
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窃尝以为古之遗直,而恨其不甚用,无大功名,独当时士大夫能言其所为。
公没十有四年,故人长老日以衰少,恐遂就湮没,欲私记其行事,而恨不能详,得范景仁所为公墓志,又以所闻见补之,为公传。
轼平生不为行状墓碑,而独为此文,后有君子得以考览焉。
赞曰:闻之诸公长者,陈公弼面目严冷,语言确认,好面折人。
士大夫相与燕游,闻公弼至,则语笑寡味,饮酒不乐,坐人稍稍引去。
其天资如此。
然所立有绝人者。
谏大夫郑昌有言:「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
淮南王谋反,论公孙丞相若发蒙耳,所惮独汲黯
使公弼端委立于朝,其威折冲于千里之外矣(《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三。又见《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五,《文章正宗》续集卷一一,《文章类选》卷七,《三续古文奇赏》卷二五,《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二一,同治《郧阳府志》卷五之三。)
「冰」原作「水」,据集甲改。
王大年哀词108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八、《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三、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八、乾隆《太原府志》卷五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嘉祐末,予从事岐下。
太原王君讳彭,字大年,监府诸军。
居相邻,日相从也。
太守陈公弼驭下严甚,威震旁郡,僚吏不敢仰视。
君独侃侃自若,未尝降色词,公弼亦敬焉。
予始异之,问于知君者,皆曰:「此故武宁军节度使讳全斌之曾孙,而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讳凯之子也。
少时从父讨贼甘陵,搏战城下,所部斩七十馀级,手射杀二人,而奏功不赏。
或劝君自言,君笑曰:『吾为君父战,岂为赏哉』」?
予闻而贤之,始与论交。
君博学精练,书无所不通。
尤喜予文,每为出一篇,辄拊掌欢然终日。
予始未知佛法,君为言大略,皆推见至隐以自證耳,使人不疑
予之喜佛书,盖自君发之。
其后君为将,日有闻,乞自试于边,而韩魏公、文潞公皆以为可用。
先帝方欲尽其才,而君以病卒。
其子谠以文学议论有闻于世,亦从予游。
予既悲君之不遇,而喜其有子,于其葬也,作相挽之诗以饯之。
其词曰:
君之为将,允武且仁。
甚似其父,而辅以文。
君之为士,涵咏书诗。
议论慨然,其子似之。
奔走四方,豪杰是友。
没而无闻,朋友之咎。
骥堕地走,虎生而斑。
视其父子,以考我言。
大宋故赠通议大夫王公墓表 北宋 · 张商英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四、《金石苑》卷三、嘉庆《四川通志》卷四六、道光《荣县志》金石卷一四、同治《嘉定府志》卷四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四
太常博士王潜夫元丰末非辜失官,元祐丙寅八月十五日,以宣德郎终于南荣私第。
终之日,其夫人向氏年三十六。
三男子:长曰廱;
次曰庠,年十六;
次曰序,年十四。
夫人执二子手泣于柩前,曰:「未亡人不能雪吾夫之横逆,复夫之官。
庠、序未有成立,终不葬此柩也」。
于是专室静居,命诸孤从贤师学。
夫人于钦圣宪肃皇太后为从祖姑,钦圣闻其守志立节,又怜二子白身,首思官庠,庠以逊序。
兄弟力学能文,崇宁初偕贡礼部,不第,庠谓序曰:「吾弗隐,谁侍吾母?
子弗仕,孰大吾户」?
已而庠以侍母,凡一十一次坚辞聘诏。
序两献文,入等。
稍迁都水监丞,治塘堤有劳,三岁五迁,大夫,遂封赠潜夫朝奉郎
二子泣请于夫人曰:「母之教子志已成,父之官已复而有加矣,庶可葬乎」?
夫人许之。
既而完窆,而夫人亦殁,遂合祔焉。
夫人之懿行孤节,冯澥既志而铭之,又谓「潜夫为前辈不及见而知之,盍求与潜夫同时伟人,纪其详以信天下后世」?
庠、序以书来曰:「唐人铭志,子孙不得柳公权笔,以为不孝。
昔者先子获交于吾乡先生无尽公,诗编简牍秘于私家者,具存也。
先子之平生及其诬服抵罪,乡先生固知之矣,茍无一言之赐,则庠、序不孝之罪,终天何赎耶」?
予难曰:「尔父之为人,吾与范蜀公、何济川深知之;
尔父之得罪,吾与诸人盖尝扼腕。
当不幸时,尔未克有知,予与诸人窃叹而无及焉。
今庠也太学定八行全备,为天下第一名,上于朝,又以从官之请,旌为廉逊处士
序也以仕宦褒显,累迁太中大夫,擢徽猷阁待制、知三城,又亲赐进士第
夫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质于人,必质于天,二子何必以吾文为孝之尽哉」?
勿已,则杨天惠所作《双溪先生传》尽之矣。
传曰:先生名梦易字潜夫,其先京兆人,□□□德,曾祖蕴舒。
方蜀盗引众围州,危甚,蕴舒夜缒出,乞邻救城以完,州人德之。
蕴舒生长钧、长锐,当淳化初顺贼扰掠过荣,长锐又有完城之仁。
长钧生伯琪,赠殿中丞
伯琪与其母。
□□□□居四十年,雍穆无间语。
有三子:长梦禾,仲梦得先生季也,俱以孝友闻,能世其家法。
御史陈谕美之,以「韡鄂」书其亭之颜,荣人号为「义门王氏」,州上其行,乞加旌表。
潜夫皇祐元年进士第,调绵州法掾
始到,转运使巴西滞讼数百牒,命理之,皆办。
异其才,率同列交荐,迁石照
邑民喜鬻狱,□卫氏子挟母以欺兄,其兄乃前母之子,狱久不决。
潜夫察爱憎均□□使母子如初。
有一家三人,夜渔于峡口,为盗并杀,溺其尸而舟在。
潜夫悉□濒江民,听其辞色,疑二恶少,械系閒所,使人□□伺察之。
时纵鼠以出,示若无人,二囚私语曰:「姑忍之,行不死矣」。
按下人突出就證,囚遂服罪,一县称神明。
前此,苦徭役不平。
县占籍户三千,而下户无门番□。
潜夫钩得冗民隐避者数百家,劳逸始均
州因命潜夫正卫籍,甲乙有差,率十岁为一周。
遇岁饥疫,出私钱十万,设糜淖,储药石,为吏民先,所活甚众,邑人述《惠政录》刻于石。
再调□石,复有能名。
开封尹傅求右军巡判官,数雪冤抑,有异状,增秩一等,除通判果州
潜夫久摄守,大兴泮宫,邻郡皆有来学之士,盛闻四川
州滨涪江,屡齧城郛,潜夫亲□其灾,筑西面堤二里,增府属之楼观,利及于后。
熙宁役书新下,有司不谕德意,潜夫以税定(缺二字)十取三以为式,比一路最轻平。
普州,得之。
值在势者不悦,以事免。
造朝,舒国王丞相知其才,将用之,会出□□授兴元南□县,移擢兴州
蜀司运入秦,艰于募民,滞留乾没,岁以万数。
潜夫备奏公私之弊,宜放邮传法置递兵便,仍预言曰:「臣今所陈,贻当职怒,或以他事中伤,臣不敢惮」。
上可其请,自是岁办边计,郡邑数千里,免抑雇妨农,因以养游手,万家至今赖之。
时当职果怒潜夫专达,诬以私役保正,被谪还家。
潜夫治归来亭于徙居双溪上,坐客常满,因□客曰:「陶渊明从人得酒乃一醉,度一月醉几何?
吾乃日有酒以延客,岂不优渊明耶」?
初,荣之盐井,籍民熬输,岁久澹竭,□□□□以偿虚课,祸逮子孙,悉捶挞无完肌,独免有禄之家。
明□□郡守李畋患之。
公之伯父及殿中公率众闻于州,按法,官户免色役,而不免科配,请以官户煎,遂纾一方之困。
既还朝,力言于孙文懿公,孙以序美之,曰:「抗意恤民,古君子也」。
□□痛疏其弊,章上,不报。
厥后有禄者兴讼,将诡法中王氏,殿中公衔冤先逝,亲脱兄于□,兄亦□卒于狱,众切哀恸。
潜夫既成童,伯仲力教登科,虽蠲本户之输,泣曰:「吾父为众之公心,□不伸于泉下乎」?
白州县,不听,则言于使者省部,又不听,则移书宰执
最后陈公希亮判三司户部勾院,以其书闻,乃还籍没者三百一十五家。
命下之日,乡闾感涕,又岁蠲三十馀万斤。
自是盐赋遂轻,民得苏息,皆潜夫父子始终之德。
潜夫虽不极于荣,今流庆后昆,天定胜人,岂诬也哉!
又喜诱掖后进,闻人一善,若出诸己。
济贫赈困,尽其诚心,固宜有后也。
杨天惠传大概如此,亦几以增损矣。
潜夫特恩太中大夫,序累遇郊礼,今赠通议大夫
女三人:长适□□朱立,次适中大夫鲜于之武,季适承议郎元淳
孙十三人:凤宝、环宝、楚宝、贤宝、儒宝、道宝,早世;
孙,迪功郎
公孙、桐孙、卿孙,承奉郎
孙、庆孙,通仕郎
兴孙,承务郎
曾孙四人:曾慧、曾光、曾□、曾封,尚幼。
无尽居士表其墓曰:予读《李邕传》,见其以文章直气,为奸邪所恶,诬以重罪,使吏平治,事出吏口,迫令手书,未尝不掩卷流涕而叹曰:「安得宽平之人,使之治狱为吏哉」!
李邕之狱例之,则刻木画地,自昔而然,岂矢人不仁,出乎其术;
抑蝮蝎之性,异形而同毒哉!
王潜夫,乐易急义人也,身死之后,交游散矣。
后二十年,二子卓卓有立,能从冯长源、郑少微、杨天惠文以显亲之名,又拳拳终不释予。
予惟天之报施至微,而不可昧。
曲于人者,天必直之;
殃于人者,天必庆之。
潜夫之后,方大而昌,尚何辨哉!
尚何辨哉!
尚书度支郎中天章阁待制陕州军府事王公墓志铭1045年8月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九、《范文正公集》卷一二、《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咸阳市彬县
孔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噫!
先圣谓善人之难得也如此。
世有德之清,行之方,政之平,斯不谓之善人乎!
余见之于子野王公矣。
公讳字子野,其先太原人,曾、高佔籍大名
皇考讳彻,以文行显,至左拾遗,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鲁国公
王考讳祜,雄文直道,名重海内,掌太祖诰命,至兵部侍郎,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晋国公
考讳旭,以公正果敢,屡当藩寄,为时之良二千石,累赠兵部尚书
妣虞氏,赠某郡君
公禀严君之教,幼而有文。
伯父文正公,为真宗朝贤相,重德大器,人莫可动。
一日览公之业,喜甚,作诗以奖之,谓吾门未衰矣。
文正荫补太常寺奉礼郎,三迁至大理丞
文正既薨,公年尚未冠,进所著文,真宗嘉之,召试学士院,辞入优等,赐进士及第,名动京师
尝师事杨文公,文公器之。
每谓朝中名公曰:「是子英妙,加于人远矣」。
翰林刘公筠,风岸高峻,缙绅仰望,不得其门而进,乃与禁中诸公共荐公之才敏,天子命公校文于馆中。
殿中省丞,为博士太常
集贤校理,拜祠部外郎
丁兵部忧,服除,以前官充职,同判姑苏郡。
以公心公言正二千石之政,二千石初不平之,终服其义,而加礼焉。
还朝,赐五品服章。
度支外郎,同判尚书刑部,又判吏部南曹
进司封外郎,出领淮西郡
部中十邑,素多盗与讼,号为难治
公至,断狱必以情,按吏必有礼,横者绳之,弱者持之,州人大服,谓往之史君莫公若也。
蔡俗旧祠吴元济,公曰:「岂有逆丑而当庙食耶?
为州长,不能正民之视听,俾民何从哉!
狄梁公、李太尉皆唐之忠烈,又德加蔡人,胡为不祠」?
命工彻元济,建二公之祠,率吏民拜祭,蔡人从之,于今号为双庙
秩满,拜祠部郎中
朝廷除公开封府推官,除兄雍三司判官,公曰:「皆是要职,吾兄弟同日除拜,朝廷岂乏人哉」!
乃坚请外补,愿留兄京师,以奉家庙,士大夫闻而贤之。
往守寿春郡
期月,改合肥郡。
盗有杀其徒以并其财者,吏擒之,公令处死。
法寺议当贷死,遂劾之。
公上疏曰:「盗以彊力而又杀人,吏追而擒之,非自露而悛者,胡为而贷焉?
法寺所论,能害其类者,皆无罪名,民将竞为盗,盗已而杀一夫,其党咸赦之,盗可止乎」?
疏上,不报。
凡断狱出入,以下吏为首,长官为从。
公曰:「吾不胜法吏矣」。
上言请为之首,朝廷从之。
左降监舒州灵仙观。
后一年,今资政殿学士昌黎韩公知审刑院,议盗杀其徒,非自首而悛恶者,宜勿原之,朝廷始颁示天下,且知公前所断狱不为失矣。
又今资政殿学士郑公戬、翰林学士叶公清臣,皆论公奇才未大用,而非辜坐黜,岂朝廷之意耶?
诏起公知海陵郡
代还,除度支郎中荆湖北路转运使
西陲宿兵,财用为重。
诸道转运使竞进羡馀几千万,蕲助军之奖,实疮痍细民以为己绩。
公至而叹曰:「西兵,天子不得已而用之,然须于财赋,岂如是而迫耶!
吾不当为」。
由是荆湖之民赖公少休焉。
资政殿学士公弼拜职,尚带史馆修撰,与公未尝识面,闻其风义,举公以代修撰,朝廷从而除之,兼掌选事。
及韩、富二公在枢府,又交荐公清方为缙绅之冠,天子俞其奏,擢以本官充天章阁待制,依前掌选事。
公再让不允。
既而客有扣公曰:「铨衡至重,利病多矣,公无建明者何」?
公曰:「纲纪尽在,如权衡然。
但持者辄高下其手尔,何必易其器耶」?
公居之岁时,选士赖其平。
其间人物清浊,公必辩之上前,量有进抑,振天官久坠之职也。
天子以西北数藩镇皆须巨人,乃择近列而褒遣之,公得领陕州
州当四达之会,又用兵而来,吏民疲苦。
公至,则缓征赋,薄迎劳,屏凶寇,拯孤弱,人乃息肩。
几一载而感疾,以庆历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终于黄堂,享年四十五。
灵柩归东都,州人哭送于道。
朝廷加赗赙焉。
公生相门,而弗骄弗华,以贫为宝。
文正舍人时,家甚虚,尝贷人金以赡昆弟,过期不入,辍所乘马以偿之。
公因阅家藏书而得其券,召家人示之曰:「此前人清风,吾辈当奉而不坠,宜秘藏之」。
又得颜鲁公尚书时乞米于李大夫墨帖,刻石以模之,遍遗亲友间。
其雅尚如此。
故终身不贪,所至有冰檗声。
此公之秉德,不亦清乎!
公充职馆殿二十馀年,同舍皆显官,公介然不动,惟求外补。
当国者非戚必旧,公未尝折颜色,屈语论,以合其意。
尝有交游以言事被谪,朝之贵人皆切齿,公特率昆弟祖宴都门,谪者拒之曰:「无为子之累乎」!
公曰:「吾愿为党人,从而贬之,光矣」。
此公之执行,不亦方乎!
公为数郡,皆清心以思治,行己以率下,必首崇学校而风化之。
人有犯法,非害于物者,必缓其狱,未始深文焉。
求民之疾,虽处幽不遗;
去民之梗,虽负势不避。
此仁人之政,不亦平乎!
故每去一州,则百姓号恸,如赤子之慕慈母也。
公性纯孝,与家人道先君事,必感激泣下。
故厚于宗族,每拳拳焉,忧乐同之。
弟素,文正之子也,自淮南外计改泾原经略使
公食不甘,寝不安,曰:「弟有母,老且疾,吾无亲忧」。
因入对,请代行,既而弗许。
命其爱子规曰:「彼穷塞也,得无危事?
汝可侍行而左右之,以均吾忧」。
又少弟端,尝不利于春官,处徒劳者久之。
公为郎,以岁课当迁,愿移厥恩,召端一试,朝廷许之,赐端进士出身。
其友爱之心有如此者。
公不治生业,惟畜书仅万卷,远近从之。
兼通佛老微旨,撰《宝元总录》一百卷,皆圣贤穷理尽性之说。
公乐称人之善,必曰吾不及矣。
在士大夫,非风义高远,弗与之游。
及其逝矣,四方交友书问相吊云:「前年吴安道死,今年王子野卒,贤大夫之清者何其衰欤」!
公娶周氏,故礼部侍郎起之女,封褒信县君,生子男三人:曰毖,将作监主簿
曰规,前明州奉化主簿
曰复,太庙室长
女二人:长适太常寺太祝范纯仁,次女尚幼。
余走尘土时,公一接如旧,以道义淡交者有年矣,结二姓之好,以亲仁人。
余常期公以青云之器,大有立于国朝,今不幸乃为公之墓铭。
铭曰:
呜呼!
人之清者曰贤,国得而治焉;
性之仁者曰寿,民得以庇焉。
子野之善人兮,逝矣如川。
惟清方而平正兮,居人之先。
在声诗之有言兮,胡不万年。
忍送之于野兮,葬之于泉。
徒切切于辞兮,勒石之坚。
子野之令名兮,与白日而长然。
殿中丞陈希亮太常博士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宋元宪集》卷二六
敕:具官陈希亮,曩繇辞等,服我仕途。
官率攸箴,文能毋害。
成县谱之治,入齿朝绅之华。
自上岁勤,参符考目。
俾缮仪于汉蕝,且光绩于虞篇。
往践荣阶,益固清守。
可。
陈少张墓志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五、《山谷全书·正集》卷三一、《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五
君讳纲,少张字也,眉州青衣陈氏。
曾大父显忠,赠尚书兵部侍郎
大父希世,赠职方员外郎
父谕,职方员外郎、知蜀州,及叔父太常少卿希亮、兄太子中允庸,同年登进士第眉州号其所居坊曰「三俊」。
蜀州官不达,乃买田叶县,而葬于洛师,遂为汝州叶县人
君天资明爽,奇书异闻,无所不读。
锐意举进士,三绌于有司,乃叹曰:「吾为功名乎?
今富贵而有功于民、垂名不朽者谁耶?
吾为温饱乎?
田园岂不足哉」!
遂沈浮里中三十馀年,筑居第重堂复屋,寓意于花竹间。
居虽富,未尝什一也。
方开书馆,欲聘奇士与游,令子弟作佳进士以雪耻,不幸死矣。
享年五十有四,实元祐某年三月初九日
初室郭氏,天章阁待制辅之女。
继室蒲氏,福州闽清县令远犹之女。
六男子:宁之三班奉职
宽之、完之,学进士
宰之、宜之、寂之尚幼。
两女子,长嫁进士朱篪,次在室。
后九年,蒲夫人及诸子乃克葬君于蜀州之墓次,而宽之走陈留,乞铭于予。
予曩为,与君游,相好也,又与君有连,其可不铭?
铭曰:
赫赫兮计行,默默兮心亨。
白驹兮过隙,拱木兮同声。
佳城兮郁郁,水深兮卜吉。
谷为陵兮见白日,勒予铭兮诏勿伐。
尹阳(夏校:当作伊阳尉耿传(夏校:考《宋史》耿傅字公弼河南人,曾为伊阳县,《任福传》引作耿傅,《尹洙传》引作耿传)新栗1031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肴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金行气已劲,霜实繁林梢。
尺素走下隶,一奁来远郊。
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
野人寒斋会,山炉夜火炮。
惭小儿嗜,茗忆粗官抛。
此焉真可贶,遽尔及衡茅。
言时政疏(一 嘉祐六年七月 北宋 · 王畴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四
古之事君者必以礼,故要君者谓之无上,以其近于慢也,慢则事君之礼废矣。
古之事君者必以诚,故言伪而辨者,孔子得以诛之,以其近于诈也,诈则事君之诚阙矣。
是知上下之分、君臣之义,由礼与诚,则罔不治,由慢与诈,则罔不乱。
兹二者,风俗之源,逆顺之萌,虑天下者不可忽其渐而不察也,察之亦不可以不诚。
比年中外臣僚,或因较量差遣,或因辨论身计,或因进以干誉,或因罪而觊免,肆为罔谈,辄形奏章。
其间求放归田里者有之,乞别自营生者有之,岁未至而愿致仕者有之,苟于禄而请归农者有之。
是皆心语两违,情实交戾,外示轻官爵之爱以欺于众,内实计分铢之利而争于上,违义忘耻,至于要君用诈而安为小人之行。
陛下圣度包荒,悉置不问,彼小人者,亦岂识恩德之隆哉!
且夫君臣之间犹父子也,既委质立朝,陈力处位,于去就之际,岂得容易而言?
今苟以私觊,遂侥倖而妄章诡辞,发之不疑,是臣下不肃,朝廷不尊,而公为慢诈之事,以要于陛下,不有沮止,恐非所以范俗流化也。
请自今有要君作伪如向所陈者,并许弹奏施行。
如此,则罔上邀利者知所畏,而士之行己有耻、事君以诚者少加劝矣。
又国家开广言路,任用台谏官,以求天下公议。
其所弹治者必废,所称援者必进,既为上所信属,故其职特为要剧。
比年士大夫乃有险诐之人,挟己憎爱,依倚形似,造浮说,奔走台谏之门,鼓扇风波之论,幸言者得以上达。
推原其情,本非公正助治之道,止于阴借权力,取快私意。
当言之人,率务举职,既所传耳目稍异,则岂敢遂无论列?
若由风闻而事得其实,朝廷从而施用之,有补圣治,兹固善矣。
不幸万有一爱憎不中之论,荧惑紊挠人主之聪明,岂不为听断之累哉!
臣愚谓前世风俗不平,毁誉乱公,而下诏诫励者,有矣。
欲深鉴时弊,特屈圣训,晓励士大夫,庶几偷薄革心,有以激清朝路也。
御史府内司朝廷宪度,外察郡县吏治。
若朝廷政事之施行者,赏罚有所未当,号令有所未允,忠邪有所未辨,纪纲有所未正,则御史得以言之。
若郡县政事之施行者,官吏有所未公,法制有所未明,冤枉有所未申,贪暴有所未除,则御史得以言之。
然则主于督察内外施行之事,随所是非当否而言,上以补救朝政,下以警饬四方之吏,共适于至公之道而已;
非谓朝廷之事,有所未及施行,而御史得以先之也。
其所以不可得先者,将以明上下之分也;
上下之分茍明,则人主之柄操执有归,而纲纪不乱;
纲纪不乱,则天下无难于为治也。
比年中外士大夫,偶见陛下任用台谏官,其所开陈,多蒙信纳。
殊不知言事之人所论列者,亦自有体,朝廷所以听纳而施用者,亦自固有次第,便谓凡百事状,不计行与未行,台谏皆得以专之,乃有白事于朝,而更以状干台司者。
如往岁陈希亮开拆司,与三司辨理勾销帐,按事止当上闻,朝廷听法所在,希亮每奏一状,必并申台。
又近日广西转运使李师中,以邕、狱事暴发宋咸、萧固奸赃,止当覈实尽理,朝廷自有刑典。
如狱辞未真,恶状未具,则当乞再加按问。
师中乃别为台状,用小纸解说三十馀事。
推原其情,盖欲当任者为言而助之尔。
臣以谓事有曲直,法有轻重,朝廷以至公待天下,其有罪者必罚无赦,固不俟言者助之,而适足为朝廷之害,甚无谓也。
请自今臣僚如以公事奏朝廷,不俟施行,而辄申御史台者,许弹奏以闻。
故推诚保德宣忠亮节崇仁协恭守正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尉致仕上柱国许国公食邑一万八千四百户食实封七千六百户赠太师中书令文靖吕公神道碑铭(并序 庆历四年十一月1044年11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乐全集》卷三六、《永乐大典》卷九二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皇宋受命,光宅天下,唯上帝顾保,世赉良弼。
太宗朝,有若吕文穆公蒙正,率循大卞,乂宁王家,克左右乱四方,以底绥大业。
圣上缵服,有若元宰太尉许公,寅亮一德,谟明修辅,答扬祖宗之猷训,以缉熙于光明。
此所以持盈保成,重雍累洽,隆无疆之基者也。
公讳夷简字坦夫文穆公之从子。
太岳之后,流光源深。
大王父梦奇,唐兵部侍郎北京副留守,以文穆贵,追赠太师
王父龟祥,以殿省丞守寿春,有善政,没,因家焉。
蒙亨,尝举进士,礼部奏名处高等,方从兄执政,嫌不就廷试。
后选集吏部铨,得引对,太皇顾判铨王旦曰:「某佳士,奈何以蒙正故抑之」?
曰:「此其文学政事有过人者」。
即授光禄寺丞,改丞大理,无禄早世。
公登台司,追锡命三代,并至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尚书令封齐、祁、魏三国
咸平三年章圣始御便座,阅郡国贡士,公以进士擢第,解褐绛州推官,再调盐城监判官将漕以干局闻。
就迁大理丞,榷定盐筴,度署西溪,大储放利。
会诏举六科,以才识兼茂试政事堂
属将封泰山,或言非访阙政时,因例报罢,出倅通、濠。
材誉日洽,章圣识其名。
滨城并河水,羡溢为害,寇莱公镇魏,请择守于朝。
上谕宰司,而以公行。
到郡循堤防,究民利病,平繇省赋,拯诸垫昏。
暇日阅征簿,见田镈之算,曰:「先儒有言,王道本于农,此何名哉」?
表请除之,朝廷推其法天下,自是农器无征。
太尉王文正当国,深器重公。
王沂公曾西掖文正尝从容问沂公:「颇知吕滨州乎」?
曰:「闻名旧矣」。
太尉曰:「他日成天下之务者斯人也,君善交之」。
后公竟与沂公同当钧轴。
两浙提点刑狱,时缘瑞符缮灵宫,上所严向,贵权督作,外希风旨,趋副期会,役徒斩材,或殒林壑,吏辄以亡命闻,而囚其孥。
公具条白,采伐为缓。
筏木浮河,调夫挽送,方冬水涸,暴宿河埭,公请一切散遣,须春流,番兵更。
还陛觐,面承慰奖,擢刑部员外郎,知御史台杂事,赐五品服。
数治诏狱,听讼事,阅实明辩,当比平恕
天禧旱蝗,祅民惊哗,屡奏谠言,指陈变咎。
公之论事婉而正,而裁,通而易从,不崇空语,以干浮誉,故人主乐于听受。
尝临谕曰:「卿言朕自主,勉毋悼害」。
复因占对称旨,特宠金艾。
近姻除中丞,换起居舍人,领通进银台封驳。
从官小会,必蒙特召,后亦不得以为例也。
每上前目送,注意殊渥。
内史缺,丞相进名而不及公,帝曰:「吕某固宜此选」。
公适持金絮使临湟,命虚员以待。
复节,除兵部员外郎知制诰,俄授刑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都邑务剧,尹正才难,击断者杂中善良,循恕者并容奸蠹。
公之为理,雅得其术,威而不猛,宽而无犯,机芒不施,区橐自破,治政清净,府庭肃然。
逮今言尹京之政,公为吏师。
今上莅阼,优除右谏议大夫
永定甫竁,内珰徙筮山,辞连冢司,诏公驰驿覆视,初陵既复,同轨如期。
朝廷曰能,遂以给事中参知政事
章圣愆豫,希见大臣,翼室宅宗,房闼助治,二府机政稍复壅阂。
公时判礼仪事,请亲户牖之听,以分帷帟之重,柅绝矫漏,用周几微。
缀衣移御,即请罢天书仪卫,纳灵文方中,闇然日章,其虑远矣。
祏主登祔,章献慕往,本室器服欲如事生,公执礼文,竟循旧典。
东朝参决,抗尊当宁,裁蕝仪物,无溢等数,事规诸萌,务全王体。
进贰六职,历小宗伯小司徒,毗赞七年,遂正宰席,领景灵宫使集贤殿大学士
一心百虑,知无不为,推选名儒,增设讲员,敷经上前,导以典学。
每奏事之间,辄引经史,古昔以谕,哲惠日新,发于启迪。
玉清灾,议止缮营,因表谢宫使,加吏部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登冠三阶。
公自参贰,兼掌国策,合三朝之载以绪成大典,至是史成,凡预笔削,率被迁赏。
公前事确让,特蒙褒许。
久之,拜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复辞都兵。
章懿之即远也,献后俾为菆涂,且毋变朝夕,公请襄事如礼。
司天探旨,挠以拘忌,献后遣谒者挟日官使公裁,公执大义不可夺,卒制服发哭,考吉日,备宫仗,葬近原,以究恤典。
禁籞春宴,献后命无废,会公固启而罢。
翚幄颛威,龙德务晦,懿不待养,弗言而毁,得伸情礼,繄公将顺。
且念辅临之久,而虞倖密之间,规中造膝,事为之慎。
自此至尊举息皆章惠躬涖,简用刚锐,任之言责,协规交警,俾𢥠后心。
钦承二宫,周旋十年,内无隙言,外无异虑。
孝慈笃至,固由上圣之姿;
佐佑弥缝,抑自嘉猷之助。
天圣保定公实勤止。
禁城火,领使庀作,落成,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
时二驾复新宫,肆大眚,恩覃内外,特畴公劳而加异数。
公请均同列,恳让不拜,止以吏部尚书鸾台
献后登遐,上念章惠拥翼之勤,褒上崇名,著之遗札。
公以渐不可长,亟白刊诰,止奉保庆之册,以揭大明之照。
时王路方正,乾刚独运,摅发健粹,始初清明。
公手疏七条,以端治本,杜宣授,止中画,断侧门之贡,绝刊章之弊。
天下闻听,廓焉更新,永底蒸民之生,则惟我后之德。
衮司十稔,深怀抑畏,顿首上前,祈避重位。
制授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陈州
将行燕见,愿得上三年计。
帝曰:「行矣,半岁其还相余」。
公之在朝也,则圣人之心易然,而无天下之忧;
公之不在于朝也,则圣人之心慊然,若无与属其天下。
至于朝议涂说,咸企公归。
如期而召,复冠钧衡,修明治方,综核名实。
自左右常任、准人、牧夫,俊乂在官,本于训迪。
光天之下,至于蛮貊之邦,但见巍巍之尊,如天之覆,美利所及,日用不知。
惟景祐之平康,则燮谐之绩用。
若乃并侑三后,著不祧之式,以显扬文武之烈;
崇建中壸,尊顺成之体,以严对宗庙之重。
其纠睦公族也,则官之环尹,以别庶姓,勖之讲学,以纳轨善;
其章叙庶工也,则升之类举,以合公论,集之朝邸,以严班制。
伸理诬枉,若寇忠悯之比,悉及昭恤;
绍续功旧,如潘武惠而下,咸加甄叙。
此又赞襄馀论、推广德泽一二大较也。
若其沃心话言,极深研几,慎密不出,莫悉闻已。
景祐二年,拜右仆射
冬至,上享帝于阳丘封申国公
三年,表六上纳政,手札譬止。
次春,复五上,天子重违冲旨,命以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同平章事许州
在许二年,而戎叛,公闻之,曰:「嘻!
雏羽翼成,是必飏去。
吾恐谋国者虑害不深,事失机先,必致朝廷旰食」。
已而如公言,卒至绎扰,天下被其劳。
故徙公镇魏,固河朔心。
公比当衡,每筹边奏,揣虏动静,效如在目。
及此过觐,手诏问策。
公备陈西北守禦利害,朝议赖以适从。
至魏,浚城洫,除器备,审佼壮籍,蒐补其缺,番休训肄,声慑戎境,大河之北,长城岌然。
康定元年五月,复召辅政,悉仍旧秩。
骑寇犯塞,赤囊日至。
公虑屯戍之久,生他盗心,于是始议营北都、城镇宁,以谨北门之闭;
募民兵,增州防,以重庶邦之守。
边守宰悉从择遣,俾绥凋敝;
诸府裨校间为召见,使知感叹。
夜思而得,请而行。
已而北人来渝平。
山东饥,多盗,备预有素,恃而无虞。
郊,改封许国公,特拜司空,坚谢得允。
上惟文武之柄,付倚在公,倘计议不齐,则事功难集,下制兼判枢密院事
公以二府之旧,相均为重,启辞判总,止兼使名。
上体爱人之心,密讲和戎之画,数下恩旨,切敕边吏,内保疆埸,遏其侵轶;
外推信义,示之绥怀;
意在我守有馀,贼势自殆,而后可与惟新矣。
后诸路防禦益严,夏人通款纳誓,讫如公策。
庆历二年季冬甲寅,夙兴将朝,遂感风眩。
上悯公劳瘁,至忘其身,诏除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听三五一入。
累牍逊免。
朝机边画,就第咨访。
敕就开宝浮图设道会,祝公延寿。
御府出万金药,上剪髭和匕以赐,至有「移疾朕躬」之谕。
遂再辞位,中旨断表。
三年三月,召见延和殿,俾骑及殿扉,以不良行,顾内侍舆以前,固辞,更给扶,命无拜。
面谢衰笃,慈衷恻然,册拜司徒,犹监史阁、军国大事。
寻致军国之议,频表请老。
乃以太尉致仕,朝朔望班等丞相,使珰密札轸问无虚月。
公世葬郑原,既得谢,如郑展墓。
郡以疾闻,诏使驰饷药奁,而已不及,春秋六十六薨。
问至,辅臣方奏事,上哭发声,谓左右曰:「乃心国家,而任大事如吕某者,可复得乎!
病不就诀,殁不临酹,吾恨何既哉」!
感悼不已,为制服苑中,哭之甚哀,不视朝三日。
太师中书令礼官考行,谥曰「文靖」。
比葬,内密四致奠,赙赐累千。
,复废朝。
有以见大君元臣感通契会,同德一体,恩营始终之极致者矣。
其配秦国夫人扶风马氏,太子少保忠肃公亮之女。
妇体顺而正,母道慈以严。
公在许昌,夫人以殁。
展墓也,且将葬夫人,卜有日矣,而公薨,即以庆历四年十一月壬申,祔于新郑陪先兆,君子以为知命。
七子:公绰兵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公弼度支员外郎三司盐铁判官
公著、公孺,并太常博士,操行器识,儒学吏用,维其似之,必复大显;
公餗,赠右赞善大夫
馀早夭。
二女:长适司封郎中雍,文正公子也,次不育。
公性庄重,有仪矩,望之毅然而姿宇浑厚,即之温如而神采英发,才全道周,用无常器。
践历台阁,绸缪廊庙。
一话一言,莫不留为故事;
有猷有为,莫不著为令典。
不洁名,不矜劳,敢任天下之怨,不敢有天下之德。
至于风郡国,建学校,以广教育之本;
循贡举,张六科,以大招延之路;
志在得士,为邦家基,推贤援能,汇征于朝。
有自常参同时宰延人物,藻鉴赏别,精裁其品题,初若未尽者,已而果然。
善合群虑,考用众长,乐道人善,而忘嫌恶。
虽待微者,若亡贵贱之间,以延尽下情。
其接僚友,周而不比,宽而有辨;
其事上,直而无怫,顺而能守;
其殿邦抚民,条教明,使人便安,而下不敢犯;
其在朝位,若不胜其恭者,退而燕居,恂恂如也。
与季氏宗简尤为友爱,休暇相对,谈名理之迹,不及公家之事。
而又敏学多闻,精识强记,殚简册而备究,经耳目者不忘。
属辞雄赡,长于理道,朝廷典册多出公手。
至于文史之学,名法之书,当世所行,率公考正。
非夫命世之禀,生人之杰,安能德言并立,功名兼劭,如此其章烜也!
宗简惟古之君子论撰其前人之,以明著于后世,礼之大者,故推诸孤之志,举烝彝景钟之义,以请于上。
有命史臣,俾敷扬其休烈,康许公,抑所以表其子孙也。
铭曰:
天监有宋,世祚明德。
能哲而惠,以熙衮职。
考慎厥相,用康保民。
式克钦承,相惟其人。
其人维何?
文武许公。
实经大猷,股肱王躬。
帝视公视,帝听公听。
有翼有为,吁谟赋命。
恭默未言,弼谐二尊。
如权如衡,如篪如埙。
向明专治,启发健粹。
秉国之平,遵王之义。
百揆四岳,庶政惟和
六府三事,九功可歌。
于蕃许昌,孰尸鼎铉?
以速寇戎,丕艰庙算。
公体慈旨,请宽叛刑。
敕边谨守,戎卒来庭。
三冠泰阶,再拥方钺。
忠劳则多,恩礼亦绝。
曰师曰公,名器之隆。
于申于许,山川之封。
二十三年,尽瘁王室。
纳政于上,请老以佚。
临雍未拜,荧圃言归。
古有知命,公乎庶几。
讣奏来闻,上哭之恸。
盖隐家邦,摧此隆栋。
爰命史臣,纂扬丕绩。
陵谷有迁,音徽无斁。
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1058年2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皇朝文鉴》卷一四六、《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一九、《续文章正宗》卷一○、《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七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惟王氏之先为常山真定人,后世葬河南密,而密分入于管城,遂为郑州管城人,其封国仍世于鲁。
惟鲁武康公太宗皇帝,秉节治戎,出征入卫,乃受遗诏辅真宗
有劳有勤,报恤追崇,以有兹鲁国,是生鲁武恭公
公少以父任为西头供奉官
至道二年,遣五将讨李继迁,公从武康公出铁门,为先锋,杀获甚众。
军至乌白池,诸将失期,不得进,公告其父曰:「归师过险,争必乱」。
乃以兵前守隘号其军曰:「乱行者斩」。
由是士卒无敢先后,虽武康公亦为之按辔。
追兵望其军整,不敢近。
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子矣」。
后以御前忠佐军头巡检
邢、洺男子张洪霸聚盗二州间,历年,吏不能捕。
公以毡车载勇士为妇人服,盛饰诱之邯郸道中,贼党争前邀劫,遂皆就擒,由是知名。
公以将家子宿卫真宗,为内殿直、殿前左班都虞候捧日左厢都指挥使,累迁英州团练使
今天子即位,改博州团练使、知广信军,徙知冀州,迁康州防禦使,历龙神卫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马军殿前都虞候步军副都指挥使、福二州观察使
是时,章献太后犹临朝,有诏补一军吏。
公曰:「补吏,军政也。
敢挟诏书以干吾军」!
亟请罢之。
太后固欲与之,公不奉诏,乃止。
太后上仙,有司请卫士坐甲,公以为故事无为太后丧坐甲,又不奉诏。
于是天子知公可任大事。
明道二年,拜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遂为副使
明年,以奉国军留后同知院事
明年,领安德军节度使。
明年,加检校太尉宣徽南院使
公为将,善抚士,而识与不识皆喜为之称誉。
其状貌雄伟动人,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
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乃罢公枢密,拜武宁军节度使
言者不已,即以为右千牛卫上将军、知随州
士皆为之惧,公举止言色如平时,惟不接宾客而已。
久之,徙知曹州,而孔道辅卒,客有谓公曰:「此害公者也」。
公愀然曰:「孔公以职言事,岂害我者?
可惜朝廷亡一直臣」。
于是言者终身以为愧,而士大夫服公为有量。
庆历二年,起公为保静留后、知青州
未行,而契丹聚兵幽、涿,遣使者有所求,自河以北皆警,乃拜公保静军节度使、知澶州
契丹使者澶州,见公,喜曰:「闻公名久矣,乃得见于此邪」。
公为言己衰老,中国多贤士大夫,因指坐客,历陈其世家,使者竦听。
是岁,徙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改宣徽南院使、判成德军,未行,徙判定州,兼三路都部署
公治其军,无挠其私,亦不贷其过,居顷之,士皆可用。
契丹使人觇其军,或劝公执而戮之,公曰:「吾军整而和,使觇者得吾实以归,是屈人兵以不战也」。
明日,大阅于郊,公执桴鼓誓师,号令简明,进退坐作,肃然无声,乃下令曰:「具糗粮,听鼓声,视吾旗所乡」!
契丹闻之震恐。
会复议和,兵解,徙知陈州
道过京师,天子遣中贵人问公欲见否,公谢曰:「备边无功,幸得蒙恩徙内地,不敢见」。
明年,徙河阳,不行,以宣徽使奉朝请,已而出判相州
六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澶州
明年,徙郑州封祁国公
明年,乞骸骨,不许,以为会灵观使,已而复判郑州,徙澶州,除集庆军节度使,徙封冀国公
皇祐三年,遂以太子太师致仕,大朝会,许缀中书门下班。
居一岁,天子思之,起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
六年,以本官为枢密使,徙封鲁国公
既而上以富公弼宰相
是岁,契丹使者来,公与之射。
使者曰:「天子以公典枢密,而用富公为相,得人矣」。
语闻,上喜,赐公御弓一,矢五十。
善射,至老不衰,尝侍上射,辞曰:「幸得备位大臣,举止为天下所视,臣老矣,恐不能胜弓矢」。
上再三谕之,乃手二矢再拜,一发中之,遂将释,复位,上固勉之,再发又中,由是左右皆驩呼,赐以袭衣、金带。
宝元庆历之间,元昊叛河西,兵出久无功,士大夫争进计策,多所改作。
公笑曰:「柰何纷纷?
兵法不如是也。
使士知畏爱,而怯者勇,勇者不骄。
以吾可胜,因敌而胜之尔,岂多言哉」!
其在枢密,亦尝自请临边,不许,凡大谋议,必以咨之。
其在外,则遣中贵人诏问,其言多见施用。
公自致仕复起掌枢密,凡三岁,以老求去位,至六、七。
上为之不得已,以为景灵宫使,徙忠武军节度使,又以为同群牧制置使,五日一朝,给扶者以子若孙一人。
是岁,公年七十有八矣。
明年二月辛未,以疾薨于家。
诏辍视朝二日,发哀于苑中,赠太尉中书令
其遗言曰:「臣有俸禄,足以具死事,不敢复累朝廷,愿无遣使者护丧,无厚赙赠」。
天子恻然,哀其志,以黄金百两、白金三千两赐其家,固辞,不许。
其年五月甲申葬于管城
明年,有诏史臣刻其墓碑。
臣愚以谓自国家西定河湟,北通契丹,罢兵不用,几四十年。
一日元昊叛,幽燕亦犯约,二边骚动,而老臣宿将无在者。
公于是时,屹然为中国钜人、名将,虽未尝躬矢石、攻坚摧敌,而恩信已足抚士卒,名声已足动四夷。
遂登朝廷,典掌机密,以老还仕,复起于家,保有富贵,享终寿考。
虽古之将帅,及于是者其几何人!
至于出入勤劳之节,与其进退绸缪君臣之恩意,可以褒劝后世,如古诗书所载,皆应法可书。
谨按鲁武恭公讳德用字元辅
曾祖讳方,追封蒋国公,祖讳玄,追封蒋国公,皆赠中书令
父讳建雄军节度使,赠尚书令追封鲁国公谥曰武康
公娶宋氏,武胜军节度使延渥之女,初为安定郡夫人,追封荣国公夫人。
五男,四女。
男曰咸熙,东头供奉官,蚤卒;
次曰咸融,西京左藏库使果州团练使
次曰咸庶,内殿崇班,早卒;
次曰咸英,供备库副使
次曰咸康内殿承制
铭曰:
鲁始锡封,以褒武康
爰暨武恭,乃克有邦。
桓桓武恭,其容甚饬。
伟其名声,以动夷狄。
公治军旅,不宽不烦。
恩均令齐,千万一人。
公在朝廷,出守入卫。
乃登大臣,与国谋议。
公曰老矣,乞臣之身。
帝曰休哉,汝予旧臣,亟其强起,秉我枢钧
礼不筋力,老予敢侮?
公来在庭,拜毋蹈舞。
若子与孙,助其兴俯。
凡百有位,谁其敢俦?
惟时黄耇,天子之优。
富贵之隆,亦有能保。
孰享其终,如公寿考。
公有世德,载勋旂常。
刻铭有诏,俾嗣其芳。
仆射王公伯庸嘉祐元年九月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安阳集》卷四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维嘉祐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己巳朔某日,具官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仆射王公之灵。
呜呼!
仆与公交,世孰为匹。
天圣中,考士之实,上初临轩,亲按程律。
公当其选,天下第一。
仆叨次公,若甲之乙。
为合之易,公纯我质。
爱则昆弟,同则胶漆。
从官西东,虽远犹密。
及佐大计,局相并邻。
议必联席,食常对茵。
出入省户,辉光󲦤绅。
公践掖垣,文追古醇。
夫何鄙材,复序后陈。
更直书命,参明帝缗。
公入禁林,朝称得人。
仆草公制,荣无与伦。
夏人扰边,沮我威武
仆承人乏,奋命西禦。
久之未效,命公来抚。
公之所临,如旱而雨。
繄公之略,遂振王怒。
仆时帅秦,公留燕语。
独有二天,公惠之著。
疆事之宁,仆忝枢辅
公为大农,屈事泉布。
进居公前,愧日无措。
仆斥于外,公方处中
排攘群谗,阴存大功。
仆走二塞,身当虏冲。
一纪之间,莫觌音容。
天与其幸,还趋九重。
付以旧物,本兵之崇。
公弼宰政,望尊德隆。
而不大拜,反及愚庸。
仆实无堪,惧颠厥位。
图讲大宁,赖公以济。
其道之同,言无少异。
白发相亲,在古无二。
公历二府,积忧成瘁。
始疾之微,在告而治。
日须公出,以奉醇粹。
如何浃旬,遽然永逝!
嗟乎人生,有是不意!
呜呼哀哉!
公之德业,海内胥传。
清芬雅范,则流为世法;
忠谋大节,则详于史编。
浩乎若江汉之纪地,灿然如日月之丽天。
此特叙生平之好,故举其概而不言。
唯将哀诚,一奠几筵。
公固知我,终身怆然。
尚飨!
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天章阁待制陕州军府平晋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护军赐紫金鱼袋王公行状1045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九、《苏学士文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曾祖某,左拾遗,累赠太师尚书令鲁国公
祖某,兵部侍郎,累赠太师尚书令、晋国公
父某,兵部郎中,赠户部尚书
公讳质,字子野,其先占籍大名,由晋公贵,始居京师
自幼好学,不群儿嬉。
太尉文正公,即公之伯父,祥符中为大丞相,荫公为太常寺奉礼郎
稍长,向学益笃。
一日,以所著献于文正文正览之惊嗟,亲为作诗以美之。
大理丞,尚未冠,又以文闻奏御,召试学士院,考入进士第
刘尚书筠翰林,与诸公交荐,遂充馆阁校勘,转中丞太常博士,迁集贤校理,改祠部员外郎,时年始二十五。
风韵高洒,喜辨论,所交皆当世豪英,未始敢以贵势少年遇之。
丁尚书忧,旅于南都,与诸弟饭脱粟茹蔬,至性孝睦,族无间言。
服除,同判苏州
郡守黄公宗旦前辈有才望,任气自雄长,以公齿未壮,初未甚礼。
公事之至恪,虽被讥嘲,绝不雠应;
官事有未便者,必乘间以白之,不听,则力为辨其枉直,必于行而后已。
黄公初忿恨,终感悟而加礼焉。
还朝,赐绯鱼,改度支,同判尚书刑部
又判吏部南曹,改司封,知蔡州
蔡之圭田颇瘠,民岁输租,甚苦之,公至郡,悉蠲除不取。
俗旧祠吴元济,公曰:「安有逆丑而庙食者乎?
长吏不能革旧俗之滥,民何观焉」!
于是毁元济之像,以狄梁公、李太尉有功于唐,而德及蔡人,遂建二公之祠,号双庙,率群吏往拜而祀之。
祠部郎中,召为开封府推官
公兄雍时亦为三司判官,公曰:「是皆剧职,吾兄弟并命,妨寒士之进」。
遂恳辞之,出知寿州
郡素号多讼,而邑所部送囚,虽重辟,往往伪窜其名以上。
公摘其滥奸,擒邑吏坐鞭而黥之,自是肃然。
又多豪姓,五等之籍久废,每敛率无科,吏以赂为轻重。
公将定其籍,不关吏手,吏窃相笑语曰:「是乌能周知吾民之产乎」?
公一日会官吏坐府中,自为檄,召隐豪面谕之,皆稽首叹服。
馀之登耗,纤悉无差,一府震骇,号为神明
又移庐州,巨盗张雄杀其党,并所赀而遁,逻者获之,公以法诛之。
牍下大理法官引近诏盗杀其徒者原之,不当死,吏当坐罪。
公曰:「法所以戢奸,而断实原情,今本罪当死,而又杀人以取赀,既非自首而捕得之,盗无悛恶之状,法无破奸之术」。
疏三上,不省。
公曰:「吾不胜法吏矣」!
又上疏自劾,愿不坐群吏,又不听。
愿自为首,乃听。
遂左降监舒州灵仙观,他吏得减一等。
公襟上高爽,有仙风道格,日与二三逸人,放意于江山之间,笑歌盘嬉,洒然得方外之趣。
夙有羸病,药剂未尝去手,既至舒数月,而旧疾颇愈。
因采古今练形摄生之术,著《宝元总录》一百卷。
逾年,今资政殿学士给事中韩公琦知审刑院,上言前法颇滥,因申明旧制,请盗杀其徒者不首不原,朝廷从之,如公往者之议。
又今资政殿大学士郑公戬,翰林侍读学士叶公清臣,皆荐公才可大用,而以非辜久黜,遂起知泰州
岁中,改度支郎中,入朝授荆湖北路转运使,赐三品服。
自西方用武,领是职者,务先掊下以为事,又争以羡馀为名,贡于朝以助军需,其实诛于民也。
朝廷往往擢之好官,号为称职。
公深嫉之,常赋之外,无一毫横敛,远民赖焉。
公弼资政殿学士,常带史馆修撰,平生未尝识公面,而素慕之,荐公有贤业而恬不喜进,愿召还代修撰,从之。
又命同判吏部流内铨,俄拜天章阁待制
是时,上方登用俊良,刬革夙弊,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或以公少所献纳为议者,君子谓使子野于朝,虽恬然不言,士大夫仰其风采,亦当竞廉让而忘鄙俗之心焉。
吏部未一岁,号为称职。
尝谓同列曰:「官局之设,若权衡然。
险者妄自高下,非器之弊也。
茍遇物持平,轻重判然于中矣」。
故贵豪者毋倖请,孤远者毋废劳,老吏手束胁息,不敢摇动其法。
州县巧黠吏,有以贿得举者,于格当迁,公廉知之,遂为密启,使使从中罢者甚众。
俄出知陕州,才一年,寝疾。
庆历五年,终于官舍,享年四十有五。
累阶为朝奉大夫,勋为上护军,爵平晋县开国男
公少以师礼事杨文公亿,文公深器之。
尝以书誉于刘翰林曰:「子野英妙,不衒文干进,当世佳士也」。
又以公诗句手写扇上,众争玩之,由是名称益大。
刚峭介洁,而性仁厚,果于义断,论者谓有烈祖之风操。
静退不喜进趋。
或与公同在馆阁者,皆去为达官,当涂数诱,公终不为屈,以是益不见用,公亦自适无所憾,朝议嗟之。
公有女当嫁,遂求庐州,例得装钱二十万,将以为资送,执政者谕意,欲公往谒之,公终不往,遂不得。
公谪官灵仙,至窘匮,乃举族蔬食,数年未尝食肉。
每得俸入,辄厚享宾客,数日而竭。
公年三十八为尚书郎,每授命,则惕然惊悸曰:「吾君寿六十有八,终于省郎,吾今亦已老矣」。
性纯孝,每道先君事,则霶然泣下。
公弟素,自淮南按察使被召帅泾原,命下之日,公通夕不寐,召诸子谓曰:「吾弟母老且病,子至幼,讵可以禦戎穷边乎?
吾无亲忧,而汝辈长矣」。
明日,遂上言乞留素而自代,愿死节以报国,弗从。
又命其子规曰:「朝廷不免吾弟之行,吾所忧也。
汝其往侍,无怠焉」。
公特爱于规,以其多病,未尝使离膝下。
又幼弟端,力学勤官,十馀年未出州县。
公当迁官,拜章乞端召试,遂赐进士出身。
公智识闳远,善谭名理,虽庸人之善,终身不忘。
为郡化导,不尚威罚
主漕荆南也,尝权府事,有媪诉其妇之见逐,无所归。
公召而诘之,妇曰:「舅始亡,姑即嫁去,既穷而归,奉养甚谨;
后取吾金,又嫁,今复穷而归,故不敢舍」。
公曰:「姑虽不良,独不念若夫邪」?
又谓其妇之子曰:「尔母薄于姑,尔独不念父邪」?
遂切责媪,谕以改行;
又取家人之衣以衣之,与妇孙廪粟,使以归养。
于是皆感泣而去,孝爱如初。
大凡民有犯法诋欺者,虽末事必竟,过误虽大必贷之。
或良顽共罪,顽虽辞胜若真可信者,公必直指其隐,善恶立决,众伏其明。
所至横猾屏迹,畏公之明,不敢犯。
外台非其人,多暴敛于民者,公悉不承命,与之讲辨。
或不决,闻之于朝,每多见从。
故数为恶吏摭事以中,公亦浩然不校,然不能害。
公治家严明有法度,以道义训子弟。
初,文正中书舍人,家至窭,与昆弟贷息钱,约违期,以所乘之马偿之。
公阅书得券,召子弟而示之,曰:「此吾家清风,尔曹当毋忘此事」!
又得颜鲁公尚书时,乞米于李大夫墨帖,亲摹于石,遍遗亲友。
公喜士好施,凡遇人危急,平生仇恶,皆一视若己,未尝问家有无。
唯聚书数千卷,古琴数张,出处未尝舍去。
公既卒,陕人哀哭塞道,朝野无贤愚,皆相吊出涕。
家贫,柩不能还先茔,朋旧在要官者皆力之,遂得还京师
尝语人曰:「吾思世故无所为,忽忽欲熟醉以死,幸矣」!
屡以后事属家人,且笑曰:「人世一吷耳,安可久期哉」!
公之生也,以七月二十六日,亦以是日而亡。
娶周氏,封褒信县君,故礼部侍郎起之女。
男三人:曰毖,将作监主簿
曰规,前明州奉化主簿
曰复,将作监主簿
女二人:长适太常寺太祝范纯仁资政殿学士仲淹之子;
次尚幼。
谨状。
载酒亭群公画像记庆历八年七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五、《成都文类》卷四五、《全蜀艺文志》卷四一、嘉庆《四川通志》卷四八、嘉庆《成都县志》卷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九
子云,右蜀人,事汉成、哀、平世,历新室,身诎而道不得行。
子云没,宋兴八十九年,上距今千馀岁,其乡人之学者森然若林之植于朝。
其在太平兴国中,有若谏议大夫田公锡之论议,参知政事苏公易简之博大,雍熙淳化中有若直昭文馆陈公充、直史馆朱公台符之文雅;
景德大中祥符中有若侍御史张公及之介洁,集贤校理王公湜之温恭,职方员外张公逵之疏达;
其在今庆历,有若虞部员外李公畋之经术,翰林学士彭公乘之恬退,孙公抃之厚重,屯田员外陈君希亮户部员外梅君挚、殿中侍御史何君郯之直方度支员外君辅屯田员外张君中庸之通敏,集贤院李君绚之夷旷:是皆子云之徒,学其道而得其传者。
益州提点刑狱度支高君既葺子云之居,镵其书,又画其像,以及其徒。
意者使后来观之,知贤人之道有塞有通,有诎有伸,塞于晦时而通于昭时,诎于不用而伸于有用云尔。
大宋庆历八年七月十日,具位范镇记。
按:疏墨池,建准易堂、吐凤、解嘲、解难、载酒四亭,及兹画象,实僧正惠悟师总其事。
兴庆池馆题名熙宁七年十一月1074年11月22日 北宋 · 吴中复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慈恩塔、兴庆池馆
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抃度支郎中、转运使皮公弼太常少卿、知同州毋沆太常博士提点常平仓章楶同登慈恩塔,过杜祁公家庙,遂会于兴庆池馆。
熙宁七年仲冬贰拾有贰日龙图阁直学士知军府事吴中复题。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五四八三。
体量钱法事奏熙宁七年十二月 北宋 · 熊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八
奉诏体量吴中复、皮公弼、张穆之、章楶、蔡朦等奏议改使钱法先后异同,及不系朝旨买人间私钱事。
访问民间全用省样钱,私钱已不售,如中复等议实可行。
王广渊、章惇亦乞通永兴军一路,禁私钱,复华亭监,并铸红崖青铁钱。
若依逐官所奏,即须预措置纳换私钱及增铸钱监利害,乃可推行。
欲令三司永兴秦凤路制置交子所,同相度利害,画一以闻。
石司理 北宋 · 张舜民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四、《皇朝文鉴》卷一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容斋随笔》卷四
吕主簿过访,蒙示长函大编,副以手书。
发而详读,其文采灿然,是可喜;
其趣尚了然,是可畏。
大凡人见悦目娱心之物,固所喜;
及见其志趣特立,不与流俗汎汎然者,宁不畏哉!
仍闻吾子方壮齿也,茍有是心,由是道,虽使孔子见之,必曰可畏,况今人乎!
又念往昔,尝及见先大夫于关陕间,今又见故人之有子,少年自立,则其喜又可知也!
然其礼,有如事贵;
味其言,有如问能:兹二者,窃有疑焉。
设以我为贵乎,兹缪矣。
如我之所居,人莫不贱之,匪特人之为贱,亦尝以自贱也。
兹固不足多晓。
唯是问能求益,渠敢遽然!
闻命已来,勿知攸济。
尝思之,当少壮之时,尝为世俗之学矣,亦为世俗之事矣,苦形劳心,至于今日。
晚得贤之书,参味先生长者之论,乃知前日之用心者非也。
思欲改辙剡心,变姓名入江海,则齿脱发秃,形骸若是,朝暮之人也。
用是自悼自咎,自笑自骂,继之以涕泣悲愤,而何及哉?
又念无言不雠之训,茍吕君覆将及门,何以报之?
方日用陨穫,反覆于心。
无可柰何,尚有一话,可以为下执献者,又皆人之事。
昔予为童子,居乡闾从学者。
是时眉山任师中幕府,尝听师中讲道事业。
乃云:「吾蜀人自往已来,多艺文而少政事。
前辈登朝廷,历郡国,有闻于人者,为不少也。
求之吏事,唯何圣从、陈公弼二人而已。
小子不才,敢出其后」。
虽当时闻之师中,且不知为何语也?
既年渐长,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是时文忠欧阳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为学者所共趋之。
每听诸公之论,于行义文史为多;
惟欧阳公多谈吏事。
既久之,不免有请:「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
先生多教人以吏事,所未喻也」。
公曰:「不然。
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
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吾昔贬官夷陵,彼非人境也。
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
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覆观之。
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
以无为有,以枉为直,违法徇情,灭亲害义,无所不有。
且以夷陵荒远褊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也。
当时仰天誓心,曰:『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迨今三十馀年,出入中外,忝尘三事,以此自将。
今日以人望我,必为翰墨致身;
以我自观,亮是当时一言之报也」。
自得是语,至今四纪,未尝一日去心。
是时苏明允先生父子,间亦在焉,尝闻此语。
其后子瞻与人讲说,亦必自任吏能。
或问之,乃曰:「我与欧阳公、陈公弼处学来」。
师中、子瞻,亦自负之语尔。
近岁舜民谪居房陵,得陈公弼修城记》。
尝以此事,书其碑阴。
今又敢为下执献。
夫君子学道也,闻之有先后,得之有浅深,亦系其根性利钝;
唯政能在勉之而已,少加意,则可以得之。
孔子曰:「居之无倦」。
非若道学之难也。
吾子少年有立,何所不致,所谓先立乎其大者也,兹事乃其绪馀尔。
偶因执笔不觉,幸亡以耇陋为忽。
非惟左右之为告,兼告之苏在廷若两蜀士君子。